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當前,黃磷行業(yè)正面臨磷資源逐步耗竭的嚴峻挑戰(zhàn),資源為王的行業(yè)格局日益凸顯。單純消耗資源、追求經濟數量增長的發(fā)展模式,已嚴重威脅磷資源的可持續(xù)利用,而2022年以來磷礦價格的暴漲及成本結構的顛覆性變化,進一步加劇了行業(yè)競爭壓力。在此背景下,低品位磷礦的直接利用成為破解黃磷企業(yè)發(fā)展困境、實現(xiàn)可持續(xù)高質量發(fā)展的關鍵方向,諸多成功案例與數據也為這一方向提供了有力支撐。以下是2025年黃磷行業(yè)競爭分析。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黃磷行業(yè)市場現(xiàn)狀調研及發(fā)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2022年5月,國內化肥價格大幅上漲,多地磷礦石供應嚴重告急,安徽等省份的磷肥企業(yè)因磷礦采購困難,普遍面臨生產原料短缺的窘境,磷礦石缺口顯著且價格一路飆升。長期以來,國內磷礦資源價值與價格存在嚴重偏差,磷礦石價格始終比國際水平低 50% 左右。受國際磷礦石價格暴漲傳導效應影響,國內磷礦供應市場多次出現(xiàn)供不應求的情況,磷礦價格從上世紀末的 80 元 /t(不含運費)逐步上漲至 1045 元 /t。目前,國內磷礦市場受下游需求、政府政策及價值與價格回歸等多方面因素綜合影響,整體處于維穩(wěn)待漲態(tài)勢。其中,湖北、貴州和四川的磷礦價格維持高位,市場均價在 1100 元 /t 左右;云南磷礦則以拍賣定價為準,貨源多在省內流通,這些情況都使得黃磷企業(yè)的原料采購成本與供應穩(wěn)定性面臨更大挑戰(zhàn),進一步加劇了 2025 年黃磷行業(yè)的競爭復雜度。
在熱法黃磷生產中,升華電、磷礦、炭質還原劑這三項物料消耗在黃磷生產總成本中占比極大。隨著磷礦資源逐步耗竭,磷礦品質下降、價格上升,熱法黃磷企業(yè)的這三項消耗及成本結構發(fā)生了顯著改變。以 2020 年以前(磷礦價格暴漲前)和 2022 年 1-6 月(磷礦價格暴漲后)兩個時段為例,具體數據變化如下:
磷礦:暴漲前,磷礦中 w (P?O?) 約為 27%,w (CO?)<5%,單耗為 8-12t,單價 300-350 元 /t,成本占比 20%-35%;暴漲后,w (P?O?) 降至約 25%,w (CO?) 升至<8%,單耗增加至 11-13t,單價上漲至 800-1050 元 /t,成本占比大幅提升至 43.12%-54.31%。
還原劑:暴漲前后,還原劑中 w (C) 固定均≥80%,單耗穩(wěn)定在 1.5-1.8t;單價從 800-1200 元 /t 上漲至 2200-3000 元 /t,成本占比從 10%-18% 上升至 16.13%-21.02%。
升華電:暴漲前,升華電單耗為 14000-14500kW?h,單價 0.38-0.60 元 /(kW?h),成本占比 50%-65%;暴漲后,單耗增加至 15000-16500kW?h,單價保持不變,成本占比卻降至 24.56%-40.75%。
從這些數據可見,磷礦價格暴漲前后,黃磷生產的三項主要成本結構發(fā)生了顛覆性改變,由之前的電耗成本占大頭轉變?yōu)榱椎V成本最高。
以云南、貴州兩地的熱法黃磷企業(yè)為例,對比磷礦價格暴漲前后的成本結構,更能直觀體現(xiàn)這種變化:
云南某黃磷企業(yè):暴漲前,磷礦單耗 10.00t、單價 350 元 /t,成本 3500 元,占比 32.97%;還原劑單耗 1.7t、單價 1000 元 /t,成本 1700 元,占比 16.02%;升華電單耗 14250kW?h、單價 0.38 元 /(kW?h),成本 5405 元,占比 51.01%;三項成本合計 10615 元。暴漲后,磷礦單耗 12.50t、單價 1054 元 /t,成本 13175 元,占比躍升至 54.31%;還原劑單耗 1.7t、單價 3000 元 /t,成本 5100 元,占比 21.02%;升華電單耗 15750kW?h、單價 0.38 元 /(kW?h),成本 5985 元,占比降至 24.56%;三項成本合計 24260 元,較暴漲前增加約 130%。
貴州某黃磷企業(yè):暴漲前,磷礦單耗 10.00t、單價 300 元 /t,成本 3000 元,占比 23.24%;還原劑單耗 1.7t、單價 800 元 /t,成本 1360 元,占比 10.54%;升華電單耗 14250kW?h、單價 0.60 元 /(kW?h),成本 8550 元,占比 66.23%;三項成本合計 12910 元。暴漲后,磷礦單耗 12.50t、單價 800 元 /t,成本 10000 元,占比升至 43.12%;還原劑單耗 1.7t、單價 2200 元 /t,成本 3740 元,占比 16.13%;升華電單耗 15750kW?h、單價 0.60 元 /(kW?h),成本 9450 元,占比降至 40.75%;三項成本合計 23190 元,較暴漲前增加約 80%。
兩省因物料價格差異,成本結構變化量有所不同,但整體均體現(xiàn)出磷礦成本成為黃磷生產第一大成本的趨勢,這也意味著黃磷行業(yè)已進入以資源為王的時代,資源掌控能力成為 2025 年黃磷企業(yè)競爭的核心要素之一。
當前,熱法黃磷企業(yè)為保證入爐原料質量符合工藝要求,通常會采用高低品位磷礦兌配制備酸度系數為 0.8 的混合料,部分企業(yè)也會將低品位磷礦洗選后使用,但所有提純除雜過程都需消耗大量能量。從基建投資來看,提純除雜分離裝置在化工基建投資中的比重高達 50%-90%;從能耗角度,其能耗在整個黃磷生產流程中占比 30%-50%,也就是說,黃磷生產相關化工裝置的大部分投資和日常能耗都集中在提純除雜分離環(huán)節(jié)。
從物料純度與提純困難程度的關系來看,當除雜提純后的物料純度低于 65% 時,提純困難程度在 30% 以內;而當物料純度大于 65% 時,純度越高,提純困難程度就越大。這意味著,若要將低品位磷礦提純至較高純度以滿足傳統(tǒng)黃磷生產需求,不僅需要投入更高的基建成本,日常能耗也會大幅增加,且隨著純度要求提升,性價比會持續(xù)降低,當雜質含量要求極低時,所采用的除雜分離方法會更精細,消耗更大,提純難度急劇上升,繼續(xù)追求高純度將付出極高的能耗與基建投資,從經濟角度而言已無太大意義,這也為低品位磷礦直接用于黃磷生產提供了現(xiàn)實依據。
1974 年,寧夏銀川化工廠采用賀蘭山含硅量高的低品位磷礦石生產黃磷,磷爐成功運行 11 個月,為低品位磷礦直接用于黃磷生產提供了經典案例。
磷礦化學組分:賀蘭山磷礦石中 w (Fe?O?) 比當前黃磷廠常用磷礦偏高,其余化學組分與業(yè)內常用礦質量相差不大,屬于典型的低磷高硅礦,僅適用于熱法制磷工藝。
工藝參數控制:對使用該磷礦生產黃磷過程中的磷礦和爐渣樣進行酸度 [M?=n (SiO?)/n (CaO)] 分析,結果顯示(如下表),爐渣中的殘磷 w (P?O?) 控制效果優(yōu)異,說明磷爐反應區(qū)熔池形成良好,電流、熱量分布合理均勻,無電極上抬現(xiàn)象,爐渣殘磷量符合 GB/T33321-2016《黃磷生產技術規(guī)范》中 1.0%-2.5% 的規(guī)定,達到當前業(yè)內工藝控制的最佳水平。
直接使用該低磷高硅磷礦生產黃磷,硅鈣自然混合均勻,無需額外添加硅石,硅鈣接觸效果好,與外加硅石的爐料相比,在輸送同等電料的情況下熔料量更多。不過,入爐物料的 M?=1.18-1.32>1.0,化學還原反應在酸性渣條件下進行,與業(yè)內 M?=0.75-0.85(堿性渣)的控制指標存在較大差距。酸性渣會增大對爐膛炭磚的沖刷腐蝕性,但通過控制好爐內熔池掛料層厚度,從磷爐本體設計、筑爐(采用冶金行業(yè)酸性渣材料)、生產操作及工藝指標管理等方面進行調控,可避免爐壁炭磚損傷。GB/T33321-2016 規(guī)定,電爐制磷工序工藝控制指標中爐壁溫差小于 30℃、爐底溫差小于 50℃,就能促使爐內反應熔池處于中部區(qū)域,保障爐內炭磚的使用壽命。
產品單耗與磷收率:用賀蘭山磷礦生產黃磷(以 P?計)的產品單耗為:升華電 19386kW?h、磷礦石 14.35t、還原劑 1.68t、電極 30.05kg,磷收率達到 80.65%。盡管因入爐品位低,升華電、磷礦的單耗相對較高,但還原劑、電極的單耗與使用高品位磷礦時相差不大,且 80.65% 的磷收率已優(yōu)于當前業(yè)內部分黃磷企業(yè)(不計算二次回收部分)僅 75% 左右的磷收率。
國內中低品位磷礦儲量占總儲量的 80%,賀蘭山低品位磷礦直接用于黃磷生產的成功實踐,為大量低品位磷礦的直接利用開辟了新路徑,對緩解黃磷企業(yè)原料壓力、提升資源利用率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國內 w (P?O?)≈19.73% 的低品位磷礦價格一般在 200-250 元 /t(按 225 元 /t 計),參照 2022 年上半年(磷礦漲價后)的電價和還原劑價格,計算云貴兩地企業(yè)用該低品位磷礦生產黃磷的主要成本(以 tP?計),從對比數據可見,與使用高品位磷礦相比,云南某企業(yè)用低品位磷礦生產黃磷的主要成本減少 7950 元,降低 32.77%;貴州某企業(yè)主要成本減少 3959 元,降低 17.07%。若在實際生產中采用業(yè)內現(xiàn)有有效措施,可將磷收率提高 1-5 個百分點,達到 81.25%-85.65%,屆時單位產品的升華電消耗最大可下降 1351kW?h,磷礦消耗最大可下降 1t,經濟技術指標將進一步優(yōu)化,充分證明低品位磷礦直接用于黃磷生產在經濟上合理、技術上可行。
我國磷礦石經過長期大規(guī)模、高負荷開采,供給側已顯現(xiàn)出持久性不足、有效 P?O?含量降低、品質較差、穩(wěn)定供給影響因素增多等問題。從長遠戰(zhàn)略角度和利益出發(fā),居安思危,推動磷資源優(yōu)化配置與科學合理利用,已成為保障黃磷行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方向。
磷礦作為重要戰(zhàn)略資源,在其日趨貧化、枯竭,且資源、能源、焦炭價格持續(xù)上漲的當下,單純消耗資源、追求經濟數量增長的發(fā)展模式,已嚴重威脅磷資源的科學可持續(xù)利用。低品位磷礦直接用于黃磷生產,不僅為低品位磷礦的利用開辟了新路,更能提高有限不可再生資源的利用率,對黃磷企業(yè)實現(xiàn) “雙碳” 目標下的節(jié)能減排、提升經濟效益具有重要現(xiàn)實意義。
當前,磷礦成本上升、精礦產出率下滑已是不爭事實,高品位磷礦及黃磷礦與其他低品位磷礦之間的價差擴大明顯,磷礦在黃磷制造成本結構中的比重逐漸加大,尤其在熱法制磷成本結構中發(fā)生了顛覆性改變。在此背景下,科學合理使用磷礦資源已迫在眉睫,低品位磷礦的直接利用也成為今后黃磷行業(yè)實現(xiàn) “雙碳” 目標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戰(zhàn)備課題,將深刻影響 2025 年及未來黃磷行業(yè)的競爭格局與發(fā)展走向。
2025年黃磷行業(yè)競爭的核心,已從傳統(tǒng)的產能規(guī)模與市場份額爭奪,逐步轉向對稀缺磷礦資源的高效掌控與成本結構的動態(tài)優(yōu)化。在全球磷礦資源儲量持續(xù)縮減、高品位磷礦供給日趨緊張的背景下,如何突破技術瓶頸實現(xiàn)低品位磷礦的直接利用,同時通過工藝革新、能源循環(huán)利用及供應鏈整合重構成本競爭優(yōu)勢,成為行業(yè)頭部企業(yè)與新興競爭者搶占未來發(fā)展制高點的關鍵戰(zhàn)場。
更多黃磷行業(yè)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黃磷行業(yè)報告匯總》。這里匯聚海量專業(yè)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yè)發(fā)展態(tài)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yè)數據盡在【數據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